本報記者 王鑫昕 實習生 李梓汐《中國青年報》(2015年01月05日09版)
  “講好一門課能折算成幾篇論文?”“科研是自留地,教學是公家田。”“一個相信講好一門課比寫好一篇論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川大教師周鼎在《自白書》中激烈的言辭戳中了高校“青椒”(高校青年教師)的痛點,引起了眾多青年教師共鳴。
  “自白書”把周鼎拋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人說大學教師首先應該創造知識,而周鼎只知道講好幾節課,卻不願意搞研究,還滿腹牢騷。有人則認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質,你去搞科研了,不能傳道授業解惑的話,配不上“師”這個稱號。
  成都理工大學一位工科專業的青年講師對周鼎的遭遇深有同感。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師認為,教學和科研常常是衝突的。“科研成果是評職稱時的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這就導致了很多年輕教師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把重心投向科研,這樣在教學上投入的精力勢必會減少”。
  “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大學應該是偏重教學的單位,而不是偏重科研。”這位教師說,“但是現行的評價機制,逼迫著我們不得不去選擇科研。”
  另一位法學院的教授對周鼎的遭遇也表示理解,但指出:“一來是因為大學教師間競爭激烈,二來是國外大學甚至比中國大學間的比拼還殘酷,光看教學好不好很難拿出來競高下、比優劣,周老師只能憋屈了。”
  不過,周鼎認為,人們對他有諸多誤解。“我不是對科研不感興趣,我只是對科研的量化不感興趣。”他希望對不同領域的教師建立不同的評價制度。
  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王運生對此表示認同。他說,周鼎說的問題很實在,目前很多高校對老師的管理機制是“一刀切”。
  “對理工類學科給予了很多科研經費的支撐,那人文類學科呢?該怎麼辦?”王運生問。
  他建議,要根據不同學科領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政策,要讓不同領域的老師都吃得上“餅”:搞科研的老師有自己的科研經費,專註教學的老師也能從學校獲得資金、編製等方面的支持。
  周鼎表示,自白書事件並不是針對學校的,他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共性問題。
  周鼎認為,四川大學對於教學工作是重視的。他說,正是因為校長謝和平的重視,四川大學在職稱評審方面為一線優秀教師晉升教學型職稱開設了綠色通道。
  2014年12月26日,四川大學在其官網發佈了一則消息《四川大學全面啟動“卓越教學獎”評選表彰工作》。消息稱,此舉是“為激勵我校教師潛心本科教學、致力人才培養”,該獎項面向長期堅持在本科教學一線的教師, 表彰一批師德高尚、教學精湛、學術優秀的教師,並特別提到“能夠把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的條件。
  很多評論認為,這是四川大學重視教學工作的表態。也有觀點認為,四川大學此舉是針對周鼎事件的危機公關。
  周鼎則說,獎金多少是次要的,關鍵看怎麼評價。如果評價機制越複雜,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會越保守,跟普通一線教師的關係就越小。
  “只能說學校表達了它該表達的立場。”周鼎認為,“我相信沒有人是單純為了這100萬元才去上好課。如果一個老師僅僅是為了100萬元去上好課,那你說他應不應該得這100萬元?那真正關註教學的老師不對這100萬元關註的話,那有沒有這100萬元獎勵又有什麼關係呢?”  (原標題:周鼎一聲吼 “青椒”齊喊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kvefddf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